近期,海外记者Liz Pelly所著新书《情绪机器:Spotify的崛起与完美歌单的代价》在音乐界引发了轩然**。书中详细揭露了Spotify通过一系列策略,利用“无个性、无灵魂”的音乐填充歌单,揭露了音乐流媒体巨头背后的黑暗面。
书中提到,多年来,Spotify上存在着大量被称为“幽灵艺术家”的神秘账号,这些账号动辄拥有数百万的播放量,持续消耗平台的流量和版税。这些“幽灵艺术家”与国内的某些幽灵音乐人如“苏可可”相似,都成为了Spotify流量游戏中的重要一环。
Liz Pelly经过长达七年的深入调查,逐渐揭开了Spotify与这些“幽灵艺术家”、音乐公司及员工之间的复杂关系。她发现,这一切的背后,是一场为了盈利而不惜牺牲底线的惊天阴谋。
回顾Spotify的发展历史,2008年它如同一缕新风席卷欧洲,以“即时、简单且免费”的理念在Napster和Kazaa主导的数码时代掀起波澜。早期,Spotify声称自己在颠覆传统音乐行业,迅速扩大规模,吸引投资者为其尚未成熟的商业模式买单。为了寻求增长和盈利能力,Spotify不断重塑自己,从社交网络平台、应用市场,到“每时每刻的音乐”中心,再到算法个性化技术的投资,它一直在探索新的发展方向。
然而,这一切的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。当时,有读者和从业者向Liz Pelly反映,Spotify正在用匿名音乐人的“库存音乐”填充其最受欢迎的歌单。这些“幽灵艺术家”创作的廉价作品被大量植入流行和轻松情绪的歌单中,如爵士、放松、钢琴等主题,以此牟取私利。这一行为不仅严重阻碍了音乐产业的正常秩序,还引发了业内的广泛质疑。
随着调查的深入,Liz Pelly发现,Spotify内部组建了一支专门团队,负责将“幽灵艺术家”的曲目精准植入平台各类歌单。这些曲目通常拥有数百万次的播放量,并在情绪主题歌单中占据主导地位。尽管这些“艺术家”的身份是虚构的,但他们的个人主页上常常有Spotify“认证艺术家”的徽章,所属公司也通常隶属于Epidemic Sound等音乐公司。这些“艺术家”的个人资料基本是AI生成的图片,几乎没有艺术家简介或指向任何网站的链接。
据消息人士透露,Spotify的这一策略基于一个内部研究:许多用户并非为了收听特定的艺术家或专辑而来,他们只是需要一些背景音乐。因此,Spotify策划了名为“Perfect Fit Content”(PFC)的计划,通过这一计划,Spotify可以在不支付传统艺术家高昂版税的情况下,大幅提升低成本内容的盈利占比。
为了推动PFC计划,Spotify高管通过“暗示”方式推动员工将这些匿名曲目悄然嵌入歌单中,并要求员工在添加这些内容时“务必不引人注意,避免用户察觉”。随着成效逐步显现,公司高层甚至明目张胆地要求员工将普通艺术家的作品替换为PFC计划中流水线产出的低成本内容。这一行为引发了内部员工的不满和道德质疑。
尽管外部报道从未间断,内部员工对PFC计划的道德质疑也层出不穷,但Spotify并未因此止步。相反,它经过了数轮团队换血,最终在2023年,一个名为Strategic Programming(StraP)的10人小团队开始接管PFC计划,负责管理包括《Ambient Relaxation》《Deep Focus》等在内的超150个热门歌单。这一团队不仅高度关注PFC内容在播放份额,还对其季度数据进行深入分析,并积极讨论如何进一步提升此类内容的曝光率与流量。
PFC计划背后的供应商至少有十几家,远比外界想象得更加复杂。与该计划深度合作的包括知名音乐公司Epidemic Sound、Firefly Entertainment等。这些供应商通过提供低成本的音乐内容,与Spotify形成了利益绑定关系。而Spotify则通过这一计划,既减少了版权纠纷的可能性,又压缩了音乐制作成本,还在内容供应链中掌握了更多主动权。
然而,这一计划对艺术家和听众的关系构成了最大威胁。它正在以一种近乎入侵的方式重新定义音乐行业的游戏规则。风险投资者显然看好这门流量生意蕴含的巨大商业潜力,纷纷向与PFC计划密切相关的音乐公司注资。这进一步加剧了音乐行业的竞争和不平衡。
对于艺术家而言,如果他们的作品无法满足算法的要求,便可能完全淹没在平台庞大的内容池中。如果他们因此被迫选择迎合平台需求、利用AI生产更易传播的内容来获取流量支持,那么音乐的文化价值将大打折扣。而对于听众而言,他们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算法的被动消费者,所接触的音乐范围被算法圈定在相对狭窄的框架内,审美趣味趋于单一化。
真正的问题从不是AI或算法本身,而在于其掌控者如何赋予这些技术以意义。音乐平台的任何策略、技术都应是服务音乐的工具,而非凌驾于音乐之上。当平台成为全民音乐审美、人文价值的守门人时,它是否能承担起守护艺术真实感的责任?这是当下音乐平台必须回答的问题。